名家传道
十个不眠夜挥毫泼墨成大赋
2013-01-28 浏览1901次
张本义
今年,《光明日报》面向全国征集100个城市辞赋,6月4日,刊登了第15篇都市赋——《大连赋》,本报也于同一时间发表。洋洋两千言,写尽大连百年历程,经济社会,物产形胜,此赋一出,立刻吸引了全国的目光,诗词名家为之惊叹,其美文堪称大连历史罕见。
如此美文出自大连文化大家张本义之手。
张本义乃大连文化名流,集书法、文学、古文物鉴赏于一身,负大连图书馆馆长一职长达10年之久,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五千年文明古国之瑰宝呕心沥血。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大连文代会上,他当选为大连市文联副主席。
6月12日,记者采访了他。
10个不眠之夜《大连赋》诞生
6月4日,本报刊登了署名张本义的《大连赋》,作者用汉唐流行文体——赋的写法,写出了大连百年历史变迁,经济社会,人文物产,地理形胜,辞藻华丽,气象万千,纵横捭阖,极度铺张,气势恢弘,读来令人荡气回肠。让人感觉这不是出自现代作者之手笔,甚至产生错觉,恍如古人再世。
作者张本义是大连市图书馆馆长。写《大连赋》并不是张本义为附庸风雅而写的文学作品,这是为参加在文化界引起重大影响的《光明日报》“百城赋”活动而做的“命题作文”,《光明日报》6月4日刊登了《大连赋》,顿时引起了全国读者的关注,这是该报“百城赋”征集的第15个城市的作品,此赋一出,国内一些研究辞赋散文的文学大家十分惊讶:“没想到大连会出这么好的作品。”长期以来,国内很多学者认为大连历史短,文化根基不深,得出大连没有文化的结论,这篇大赋着实让人对大连刮目相看。
一个城市就是一本历史,盛世谱写华章,古人有“盛世作赋”之说。
这是一件对城市来说功德无量的事情,这篇辞赋将会载入史册,供后人鉴赏。“接到任务时,时间很紧。”身为大连文化界名人、书法家、文物鉴赏家,这个任务落到了张本义的肩上并不奇怪。
题目要求以1500字为宜,不超过2000字。用这么短的文字写尽一个城市的历史与现在的方方面面,而且要用最难驾驭的文体——赋来表达,难度实在是太大了。之所以把这样一件难事落到张本义头上,因为,大家都知道,作为大连市图书馆的馆长,张本义简直就是大连的一部百科全书,他通晓大连的历史与今天,了解大连的人文与经济,无论从文学的把握上还是大连的客观历史上,他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尽管在头脑中存储了不少的中国古代辞赋华章,但是写这样的大赋,还是第一次。”张本义本人也没想到这次会获得如此好的反响,“从接到任务起,我每天晚上只睡两三个小时觉,有时甚至是通宵达旦。”对于一个年近六旬的人,这样熬夜是难以承受的,但是张本义十分兴奋,“每当夜深人静时,才思泉涌,我就进入了最佳的创作状态。”5天后,他拿出了第一稿,后经过了几次讨论,由于篇幅所限,忍痛割掉了一些血肉,又增加了一些内容,但是整篇文章显得更加宏伟大气。搞创作的这段时间,张本义每天晚上到11点时才能渐入状态,写到早晨两三点钟,打个盹儿,就上班了。“有一天一直写到早晨6点,天已经大亮,毫无困意,写得兴奋了。”
他没有把它当成一般的命题作文,而是看成历史交给他的任务,他写得认真、投入,他说,这篇文章不仅要对大连人民负责,对领导负责,更要对大连历史负责,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他犹如指挥一场气势磅礴的大型交响乐,挥洒自如,浑然天成。10个夜晚过后,天性追求完美的张本义果然交出了一张令人振奋的完美无缺的答卷。
年轻时下乡,只带《康熙字典》和《黄帝内经》
张本义有着十分深厚的古文基础,记者采访开始前,他说:“我先读一遍给你听听吧。”他用那种古人吟诗的语调朗读了《大连赋》。其实,这篇赋他已经烂熟于心,熟读成诵了。“不歌而诵为之赋。”他解释说,赋产生于汉代,成熟于唐宋,这种文体非常难于掌握。《文心雕龙》里说:“赋兼才学。”历史上流传千古的大赋无一不是经过较长的时间打造而成文,班固写《两都赋》用了三年,左思写《三都赋》也花费了长年累月的心血,写这种地方赋不仅要了解地方历史、地理、人文,还要有深厚的古文学古文字基础。《大连赋》的最大成功在于文学上的成功。赋,诗辞之流也。这里的“诗”指的是《诗经》,“辞”指的是《楚辞》。《大连赋》中,即使对现代大连经济文化生活的描写,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如诗如歌。语言上的铺陈夸张,韵律上的优美激荡,完全没有读白话文的感觉,如果没有深厚的古汉语和文学的底子是无法完成的。整篇赋绝大多数用韵。张本义说:“我这是自讨其难。”
“我的古汉语底子是从中医典籍里学来的。”出生于吉林的张本义祖上世代中医。他很小的时候,跟随父亲来到金州,父亲是当地知名的医生。“小时候家里最多的书就是中医的经典。”张本义从小就在这些中医典籍中徜徉,加上老先生们的口耳相传,可以说体会了中国古文化的精华。在这篇《大连赋》中,一些生僻的汉字是今天的人们可能从来没有接触过的。
张本义在18岁那年下乡当知青时,只带了两本书:《康熙字典》和一本医书《黄帝内经》。当别的年轻人业余时间都在打扑克、谈恋爱时,张本义却捧着他的两本别人看也看不懂的书在死读,他乐在其中。
每天都能临帖,是孩童时的快乐
在大连,张本义可谓大家,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还有中医,可以说无所不通。尤其是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更是众所周知,网上,张本义的书法作品叫价颇高。
谈完了《大连赋》与古文学,记者把话题转到了书法方面,很多人认识张本义都是从他的书法作品上。张本义说他很幸运自己是在金州长大,金州是古城,文风很盛。很小的时候,张本义就同金州的老先生们在一起学习中国传统文学和艺术,特别是学习书法,“书法我是‘童子功’,这些年,没下什么功夫,基本上是在吃老本。”
那一年,张本义8岁,他开始学习拿毛笔写仿,学习临摹。夏季里的一天,大人们吃完晚饭,关上门窗,在屋子里点上艾草薰蚊子,大人们在屋外乘凉时,张本义趴在桌前,一笔一画练习书法,那一招一式,惹人喜爱。窗外是同龄的孩子们嬉笑的声音,追逐的声音,这一切都属于外界,童年的张本义完全沉浸在他的快乐书法中。屋子里很闷热,他写得汗流浃背。两个小时过去了,汗水从背上流下来像有小虫子在后背爬行,短裤全湿透了,他也浑然不觉,炕席上留下了一个被汗水泡过的坐痕,每天如此。
窗上好像有人影在晃动,那是好奇的大人趴着窗看热闹。大人们的好奇在童年的张本义心里种下了一颗骄傲的种子,他们的啧啧称赞给了他莫大的鼓舞,以至于如今57岁的他回忆起8岁那年的那一天依然历历在目。
“我们那时比现在的孩子们幸福。我从来没感觉到作业的压力,从未感觉学习累,更别说痛苦。”14岁时,张本义获得了大连市少年儿童书法展一等奖。成年后,他师从著名学者、书法家于植元老先生长达22年之久,留下了一段广为书法界传颂的师徒情深佳话。
书法是文人的副业,书法家应胸怀社会
张本义有很多头衔,大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献研究会理事等等。他长于行草,尤其精于小字。他的书法作品被很多机构收藏。记者以为,书法是张本义的本行,而张本义却说:“书法其实只是文人的副业,一位书法家首先应该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文人,文人应该胸怀社会。”
他在刚刚于河南郑州结束的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年会上发言时还表示了自己对书法界的担忧,他说:“如今会写字都叫书法家,是对书法家的讽刺。”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书法界出现了一些因浮躁产生的问题,让这位书法家感到焦急。“书法家首先要有中国古代‘士’的情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这是张本义的标准,也是他心中书法家的标准。他认为,“士”的责任使得书法家应该为子孙后代的幸福着想,为社会做事,为子孙后代做事。“如果书法家只会写字,那是很可怜的。”此言掷地有声。
历尽10年艰辛,馈赠大连一份文化厚礼
在大连,有一个文化人的殿堂——白云书院。每到周末,琅琅的读书声从书院传出,那里读的是《中庸》、《大学》、《论语》、《诗经》、《千字文》,读书的有小到4岁的孩子,老到70岁的老人,他们身着中国古代读书人穿的兰士林布制成的服装,在孔子的塑像前,虔诚地吸取传统文化的养料。而这一切,都是张本义历经8年艰辛送给大连人的一份馈赠,所有来读书的人都是免学费的,所以称为“国学义塾”。
定期或不定期的,张本义还会通过自己在业界的影响请来全国国学研究大家,为大连人讲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学。为此,张本义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他所有的努力只为了一个目的——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曾经,书院请来了一位国内知名的研究禅学的学者讲禅学,其深奥是一般听众难以接受的。张本义说:“这里只要有两个人听懂了,我就知足了,这就等于我们在大连这片土地上播下了星星之火,很难说这里是否会出国学大师,他们可以继续传承传统文化瑰宝。”
在大连,乃自在中国,像张本义这样对文化传承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兴趣与责任感的人也是不多见的,他对改变大连的文化土壤所做的努力可谓功莫大焉。他说:“我们的后代穿着洋装,吃着洋快餐,说着洋话,过着洋节,住着洋楼,将传统的东西丢得所剩无几,让人担忧。”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没有了文化传统的民族也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担心,中国灿烂的五千年文化的很多精华在全球化浪潮中,会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压力下遭到破坏,以至于丢失殆尽。
今年是大连图书馆建馆百年。在图书馆百年的历史中,已做了10年馆长的张本义占有十分之一的时间,而这十分之一的时间里,也正是大连市图书馆发展最快的10年。这10年中,他见证了大连从一个传统文化根基不深的城市变成了一个有高度文化品位的城市。
坐在记者对面的张本义上身着中式服装,十足书卷气,这不是他刻意追求的一种味道,而是一个一生追求“士”的境界并将其传承的大家内在的自然流露。记者问他是否考虑过退休以后的事情,他说:“那时我将一心一意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些事情。”记者仿佛看到一个执着的老人,一个宽仁的老者,呕心沥血地给年轻的人们讲授孔孟经典、诸子百家词章,吟诗作赋,挥毫泼墨,直到头发花白……(2007年10月11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