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义:祭祀核心是“诚”和“敬”
2014-01-20 浏览85次
“祭是传统节日的灵魂”,“清明祭祀的核心是诚和敬”,“上坟祭扫放鞭炮是恶俗,是在惊扰先人”,“要进行文明祭祀,这样才能让先人得到真正的慰藉”……昨日,大连图书馆终身名誉馆长、著名国学学者张本义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清明节虽然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却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许多优良的传统习俗值得大力继承和发扬。
张本义说,说起清明节必须要提到寒食,清明节的祭扫习俗也是来源于寒食。“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到唐宋时期,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相连,而寒食是民间禁火祭祀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张本义说,祭是中国传统节日的灵魂,清明时祭拜先人,追念已逝的亲人是传承孝道和礼仪,表达感恩、践行天地人和谐统一理念的重要仪式。祭祀使我们知道自己在社会、在家庭、在国家、在天地中的位置,同时把自己与前人和后人联系起来,如果我们忘了祖先,后人也会忘了我们。而进行祭祀仪式,既是与前人沟通,也是在教育后人,祭祀者自己的心灵也能得到慰藉,体现着很强的人文关怀。
说到祭祀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张本义说,《论语》上说,“祭如在”,“吾不与祭,如不祭。”意思是说,“祭祀祖先就如同祖先真在那里”,“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由别人代祭)那就如同不祭祀一样”。“祭祀的核心精神是诚和敬。现在有一些人,不了解祭祀真正的内涵,把它当成任务,花钱请人代祭,违背了祭祀的初衷。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祭祀是与先人近距离接触的时刻,应该整衣,敛声,肃容,忌讳喧哗,嬉戏,除新坟外,一般不哭泣,因为清明祭祀行的是吉礼,同时也是告诉先人自己过得很好,按照"祭如在"的原则,应怀敬畏之心。”
张本义说,祭祀表达的是对先人真正的真诚,可是现在社会上有一些现象却很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比如,中国几千年传统里,放鞭炮都有驱逐外鬼的涵义。传统礼仪中,墓祭没有放鞭炮的记载。可现在很多人却在祭祀时大放鞭炮,这是一种惊扰先人的行为,是恶俗。另外,上坟烧纸无可厚非,可是应该注意文明祭祀,因为烧纸放鞭容易引起火灾、造成空气污染和产生大量的垃圾,这个问题必须注意。“虽然祭祀最好是本人亲自到墓前进行,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只要能秉承祭祀的诚敬,高雅,传统的精神实质,形式也可以多元化,现在流行的网祭就很值得提倡。(大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