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儒学论坛·2009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
2009-11-02 浏览87次
12月5日至6日,“国际儒学论坛·2009”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国际儒学论坛”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与亚洲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专题国际学术论坛。自2004年举办第一届以来,每年定期举办一届,已经连续举办六届。国际儒学论坛?2009的主题是: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名会议代表参加此次研讨会。
出席大会的有:原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原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滕文生,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韩国高等教育财团总裁金在烈,亚洲和平贡献中心理事长、早稻田大学原校长西原春夫,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教育部国际交流司副司长于继海,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曹凤泉,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清华大学教授钱逊,韩国成均馆大学教授李东俊,韩国高丽大学教授李承焕,日本东京大学川教授原秀成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大会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陈雨露主持。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代表教育部在大会上发表讲话。郝平副部长在讲话中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儒家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培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而且传播到海外,影响了东亚地区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路向。面向21世纪人类的冲突和挑战,儒家思想同样也能够成为我们重新思考安身立命之道的重要精神资源,为构建人类美好家园做出重要贡献。
纪宝成校长代表中国人民大学致欢迎辞。纪宝成校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启发个体的内心自觉,提倡安身以崇德、修身以立命。这实际上就是启发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家齐、国治、天下平”的最高理想。本次国际儒学论坛将主题确定为“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是很有意义的。儒家的人文传统,虽然有其时代性和历史性,却也具有着超越性的意义。
韩国高等教育财团总裁金在烈先生也在大会上发表讲演。金在烈先生指出,儒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亚各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儒学、发展儒学,是化解人类共同的危机和冲突的文化源泉,是实现和谐东亚和和谐世界的精神保障。要构建现代化的人类社会,首先就是现代化的“人”的培育,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为现代人的培育提供了最基本的文化资源。
作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性儒学学术交流平台,本论坛吸引了众多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共收到会议论文83篇。论坛共设置了“内圣外王”、“修养与教化”、“儒家思想的历史传统”、“儒家身心理论的宗教向度”、“儒、释、道、耶身心理论的比较”、“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等六个讨论主题,十五场分组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就各个主题,或梳理儒家关于“内圣外王”、“修养与教化”的思想,或分析其理论架构,或比较儒、释、道、耶各文化的异同,或探讨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同时也就上述论题展开了激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