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孔子与周易

孔子·周易·六经

2010-02-15 浏览315次


  内容提要:全文分为三部分,一、孔子是否与《周易》有关?答案是肯定的; 二、孔子与《周易》的具体关系,论证孔子是《易经》的整理者、讲授者:三.《周易》与“六经”的关系,“六经”是孔子学说的全面体现,而《周易》是孔子学说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孔子   六经   周易   六经
      
                   一、孔子是否与《周易》有关?

       宋代欧阳修之前说孔子作《易传》,无人怀疑;欧阳修才开始怀疑《易传》中的《系词传》非孔子本人作,后来叶适、崔述等认为《易传》皆非孔子本人作,但是到晚清之前都未否定孔子与《周易》有关;近代以来,钱玄同等人提出“孔子与《周易》绝无关系”,不仅如此,并且认为“《春秋》乃是鲁国的国史,跟孔子毫无关系”,“孔丘并无删述‘六经’之事”,“《诗》、《书》、《礼》、《易》、《春秋》,本是各不相干的五部书。(《乐经》本无此书。)”à这是疑古过勇,出于当时政治的需要,在学术上甚不可取。否定论者的论据主要有两点:一是《鲁论》读“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á为“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二是孟子未说过孔子作《易传》。这些都是不足为据的。对第一点来说:1.说汉人改《论语》又改《史记》,无证据,并必致否定几乎所有古书的可靠性;2.郑玄用《古论》校正《鲁论》达50处之多,显见《鲁论》错误太多,不足为据;3.说孔子“五十以学”,难道孔子五十岁之前无知吗?况且“五十以学”是学什么?总应该有个宾语吧?对第二点来说:1.孟子并未说过孔子未作《易传》,不能据此得出否定性的结论; 2.《孟子》一书并非孔子传记,而是表现孟子思想主张的著作,没有必要把孔子的任何事情都毫无保留的记录下来,孟子如果说过的话可以相信,孟子没有说过的话不见得不可信。

                 二、孔子是《易经》的整理者和教授者

       那么,能否证实孔子与《周易》有密切关系而且是《周易》的整理者呢?完全可以。证据在《史记》。如果我们对《孔子世家》所说的“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重新断句,作“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则一切问题皆能迎刃而解。张心澄已经论证颇为详明。?其中“序”不可能是名词《序卦传》,也不是创作之意(因为与“述而不作”相矛盾),而是整理编次的意思。据统计,《史记》“序”字共出现75次,有40次都是序列之意。?所谓“序彖”就是整理卦名和卦辞。再说,如果把它理解为名词,那么,该句就没有了动词,这是不合语法的。其中“系”也不可能是名词《系词传》,简称为《系》不合常规,在这里该字是重新排列、连缀之意,所谓“系象”就是排列连缀卦象成为《序卦传》的卦序。其中“说卦”不是指名词《说卦传》,而是对《易》卦进行解说,这在下文再谈。其中《文言》同样也不是指名词的《文言传》,而是指修饰卦爻辞。作为一部正史的《史记》,名词不应该随便用简称,如果《系词传》可以简称为《系》,那么《说卦》《文言》就也应该简称为《说》《文》,何以在同一句话中竟然如此不统一?司马迁在惜墨如金也不至于惜到这种程度而使文句不通吧?如果把“序”后所说的看作《易传》不仅文理不通,而且不合“述而不作”之意。孔子既整理编订了卦名和卦辞,重新排列连缀了卦序,修饰了卦爻辞,那么也就可以肯定地说孔子是《易经》的整理者。
如果说《史记》的记述尚且不足以证明,那么,我们还可以考虑一下,我们今天看到的《帛书周易》之中已经有了与通行本《周易》的《系辞传》非常相近的大段文字,并且有了孔子与弟子子贡(赣)的问答,应该说这就是经过孔子讲授过的《周易》。然而,非常明显,《帛书周易》的卦序与通行本差异如此之大、卦爻辞却与通行本大同小异,是谁做了这项工作?如果不是孔子还会是谁?如果是孔子那么正好可以证明《史记》的说法的可靠性以及张心澄断句的正确性。
其次,孔子是《易经》的讲授者。
       对于这个问题,历来也有否定论者,其依据就是《世家》中的“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以及“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言性与天道,弗可得而闻也已。’”但是,这些都不足以否定孔子曾经讲授《易经》的说法。
  证明之一,《孔子世家》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这是说诗书礼乐是必修课;“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是说连《易》和《春秋》也精通的有七十二人,孔子对“中人以上”才讲这两门选修课;“如颜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是说多少学了点东西的人不计其数。可见孔子传授过《易》,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正式据此而写出《易经》,转述孔子的传授内容。
       证明之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商瞿接受孔子所传的《易》而代代相传,司马谈就是这一系统中杨何的弟子。孔子不讲《易》,尚瞿从何处学来?司马迁之父是《易经》专家,不可能不了解真传。《系辞》《文言》有30个“子曰”,《帛书易传·要》有孔子答子贡(子赣)之问,如果孔子不传《易》,此记从何而来?
       证明之三,子贡说的话不仅不能证明孔子未讲授过《易经》,而且如熊十力《读经示要》所说的,“子贡云不可得闻,正是闻之而心知其难。”孔子不是从来不讲《易经》,而是不轻易讲,若说孔子从来不讲《易经》与天道,那么,无法解释《论语》中的以下两段话:一是《子路》中说的:“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做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二是《阳货》中的:“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三.《周易》与“六经”的关系

        1.孔子学《易》年龄
       (1)“三十而立”是学说体系基本建立,已含《易》的思想。《史记》说孔子“述三王(《考证》说当作“三五”,即三皇五帝)之法,明周召之业”极崇文王、周公,不会不学文王周公的《易》;《左传》载,孔子十一二岁时,晋国的韩宣子在鲁见过《易象》,因此他有学《易》之条件,既然他能十七岁向老子求教,“十五至于学”,怎会舍本国《易象》不学而求远;从《论语》看,许多内容与《易经》相通或暗合,可见孔子已融《易》道于其学说体系之中。
       (2)“五十以学《易》”“五十以学《易》”的“五十”来自《易传·系辞》“大衍之数五十”,从这一含义可以引申出“全面、具体”的的意思,《论语》此句中所用的就是此意,相当于“一五一十”;孔子在此用了“五十”这个《易》中的术数概念,应该说理所当然,因为他在此处所谈论的就是《周易》。《论语·述而》所记述的这句话,《史记》在转述时去掉了“五十以学《易》”,而改为“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所谓“若是”就是“五十以学《易》”就是“读《易》韦编三绝”,前者表示全面、具体地学,后者表示刻苦、认真地学,这是司马迁转述时采用的一种技巧。这种转述法是司马迁有意而为之,如在转述《尚书·尧典》时,把“协和方邦”改为“合和万国”,把“钦若昊天”改为“敬顺昊天”,“允厘百官,庶绩咸熙”改为“信饬百官,众功皆兴”等等,都是改生僻字词为通俗词语。这里司马迁把“五十以学”删掉,而以“若是”代之,是改专业术语为普通叙事,其用心都是在于变生僻为通俗。“五十学《易》”是晚年的事,是“喜”《易》,《帛书周易》说孔子“老而好《易》”正与此相同,喜好是比以前更喜欢,可证以前也深有研究,只是到了老年之后由于更加喜欢才又反复阅读并且加以修订整理。因此虽然孔子晚年赞《易》,但他的学说体系中已经融会了《易》道。
       (3)“五十而知天命”不是说五十岁读《周易》,四十七岁也不行。如果不读《易》也知天命,则何必读《易》?已知天命则又何必再读《易》?如果说《易》只能使人知天命则《易》的功用岂不是太单调了吗?孔子喜欢读《易》难道就是为了“知天命”?圣明如孔子至于五十岁才敢读《易》,不如孔子的凡夫俗子恐怕终生不敢读《易》了!如果五十岁开始读《易》立刻能知天命则《易》岂不是知天命的灵丹妙药,孔子何不亟亟推之广之使天下人人都能知天命?如果说“知天命”是因为读《易》,那么“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等又是通过什么呢?所以,“五十”与“知天命”之间不是以读《易》为媒介的,而是说通过多年实践的磨练和不倦的追求,孔子的学问与修养到了五十岁更进了一步。
        2.胡适说:“孔子学说的一切根本,依我看来,都在一部《易经》。”?
       (1)孔子把他所创的儒定名为“君子儒”,并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什么叫儒?扬雄说:“通天地人曰儒”?孔子认为,君子必须效法天地之道,亦即“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说“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è,又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10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正是从《易经》的天地人三才之道而来的,邵雍说:“(孔子)能尽三才之道”11。
       (2)孔子自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2,这是孔子学说体系建构及其实施的
       指导方针。邵雍说:“志于道者,统而言之;志者,潜心之谓也;德者,得于己,有形故可据:德主于仁,故曰依。”13“志于道”即追求“道”的境界,“道”是什么?“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所以,“道”是“不可体”的,无形的,是难以实现的抽象的理想。“道”从何处学来?从《易》。“据于德”即以德为据点。“德”是什么?是“道”的具体化的产物,“德有成形”,如果说“无为无不为”是“道”的体现,那么“仁义礼智信”就是“德”的体现,联系“道”与“德”的是一个“诚”字。“依于仁”即依照“仁”的天性去处世为人,“仁”是道德的核心内容,即“大生”“广生”,“生生不已”,“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14。“游于艺”即游身于礼乐射御书数等等具体的事物之中,“艺”是“德”的主要存在方式以及实现方式,所以,孔子重礼乐。可见,孔子把“道”放在了第一位,而“《易》乃大道之源”,他对《易》的重视也就是必然的了。
        (3)《易》是“六经之首”,是儒家思想的哲学基础。正因如此,儒家才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汉书·艺文志》说:“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即《乐》是让人身心和谐的;“《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这是说《易》在“六经”中的地位。邵雍认为,《易》从伏羲、黄帝始,祖法三皇;《书》从尧舜始,以五帝为宗;《诗》从文武始,是以三王为子;《春秋》从桓文始,是以五霸为孙。三皇五帝都“尚贤“,但是,三皇尚贤以道,五帝尚贤以德;三王五霸都“尚亲”,但是,三王尚亲以功,五霸尚亲以力。15孔子站在殷商后裔的地位上融会了三皇五帝的“道德功力” 以及“尚贤尚亲”之说,,他推崇三皇五帝的道德与尚贤,但是并不排斥三王五霸的功力与尚亲,这表明孔子的学说具有广泛的包容性,绝对不象“诸子十家”那样抓住其一而不及其余,班固将《六艺略》与《诸子略》分开,以前者代表孔子学说,而以后者代表各有所偏的诸子学说,可谓颇具慧眼。
       总之,“六经”构成了孔子学说的完整系统,我们必须把“六经”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才能从整体上去理解和把握空子的学说体系,才有可能描绘出一个立体的孔子形象;在“六经”之中,各经都有其偏重之处,《周易》是其哲学总纲,《礼经》《乐经》《尚书》《春秋》是礼乐刑政的原则表述,《诗经》则是各个方面的综合体现。


注释:
1.《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曹聚仁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

2.《论语·述而》。

3.《伪书通考》,第40页,张心澄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4.《周易研究史》,第75页,廖名春 康学伟 梁韦弦著,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5.《中国哲学史大纲》,第67页,胡适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6.《论语·尧曰》。

7.《法言》,扬雄。

8.《周易·象上传·乾》。9.10《周易·系词上传》。

11. 《皇极经世·观物篇·五十五》。

12.《论语·述而》。

13.《皇极经世·观物外篇上》。

14.《周易·系词上传》。

15.《皇极经世·观物篇·五十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