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孔子介绍

孔子到底长什么样?——访雕塑家李友生

2013-02-05 浏览326次

 

        孔子到底长什么样?什么样的孔子形象符合我们的时代想象?作为孔子题材的雕塑名家,著名雕塑家李友生先生几十年里做过很多孔子像,多少都留下遗憾。现在,积几十年之功,他为中国孔子基金会创作了一尊孔子像“智者行仁”,他满意吗?您怎么看?

参差多态,抱元守一

□在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不同时期创作了不同的孔子形象,尤其是近期所创作的“智者行仁”孔子像,突破了两千多年来孔子的固定形象,通过您对孔子的理解,可以和我们的读者朋友分享一下创作孔子像的历程吗,尤其是“智者行仁”孔子像的创作思路?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大约先后创造了十几尊大小不一的孔子像。随着阅历的加深,对孔子的理解逐渐有所变化,自己雕塑塑造手法也与过去有所不同,创作孔子艺术形象上前后也自然有所差异了。

大众对孔子的形象图像认知基本是比较统一的的,因为他是一个社会公众人物。历史上,有宋版,也有元版,但大众熟知的还是相传为唐代吴道子的孔子行教像。这些先人创作的形象为我创作孔子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传为吴道子版的行教像的孔子比较谦恭,大家更倾向于他比较谦恭一点。但是从艺术的个性来讲,宋、元两个像的艺术成就在某些方面更有气象,豪气更盛。并不是说它们比吴道子版的艺术成就高,只能说彼此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神韵。

最初我创作的几个孔子像,比较尊重社会公众对孔子像的认知,比如泉城广场我所创作的孔子像,强调恭而安、威而不猛,追求严谨,比较传统。

但去年我在创作雕塑“智者行仁”时,我脑子中出现了孔子的多个形象:一是质朴的、平民的孔子,二是博学大家、气象万千的孔子。一方面,孔子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如果说中国文化要找一个符号型的人物,那就是孔子,这是无可替代的。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这并不是孔子个人形象的问题,而是代表中国文化先贤、哲人的问题,代表中国气派的问题,这就对艺术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孔子的风貌是多面的,他既有儒雅博学的一面,又有威而不猛的一面。温良是外在,刚毅是内涵。要把这二者统一起来,确实是一个难题。

 

奇人异相,智者行仁


“智者行仁”艺术孔子像,荣获山东省外事礼品展一等奖,目前已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儒风大家》受权限量发行1000套

□:每位观众对于您雕塑的孔子像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解读,您是如何塑造和把握这尊孔子像的内涵,并以什么雕塑语言来诉说给观众的?
■:如上所说,创作孔子像的时候,既要表现出他的温良恭俭让,又要威猛;既表达出他表面上的谦恭,又要表达出他“荡胸生层云,胸中有丘壑”的哲人形象。这种矛盾的统一,是处理孔子像最困难的地方。

雕塑的过于谦恭,跟街上一个笑眯眯的退休老头一样,那就传达不出孔子的气概;倘若把它做的过于威严,那又与儒家的本真、最容易理解的“温良恭俭让”相去甚远。怎么使这二者结合起来,是我从一开始就考虑的问题,也是我所竭力表达的形象。那么创作出来之后,我感觉作品传达到了几分。

从去年开始,在头脑中打破了孔子形象的既定模式。从动态、脸型到各个方面,打破人们脑子中固有的孔子形象。“智者行仁”是尊小像,如果处处雕琢的精巧细致,那就会流于淫巧,格调就会比较低。所以越是做小像,越是要放开,越是要强调艺术感。

为此,我做了几个方面的努力:第一,打破孔子像写实的比例关系。一般的说,按现代通行做法做标准孔子像,身长一般都在7.5—— 8.5个头,这是雕塑的常识性知识。这个像大概在4——5个头左右。这种雕塑夸大了头部特征,强调孔子面部神态。由于强调了重点,从而更好烘托出了孔子整个人物的的神韵气质。

第二,从手法上,尽量放松,不求面面俱到,除面部外,其他尽可能简约。匠人与艺术家的区别在于艺术家懂得“知止”。此像整体味道简约古朴。衣饰处理很概括放松,也不是交待的很具体。越是不确定的东西,越能诱导观者的想象力,使人们用自己的想象和经验去补充孔子的形象。这也可以说是有些“写意”吧。写意一点,交代得似是而非一点,手法尽可能的放松、自然、质朴,这样就让人容易感觉到一种拙朴之气。越是拙朴在审美层次上就越高。

第三,郑板桥总结画石艺术技巧为“皱、透、露、瘦”,这在平常人看,就有几分“丑”的意味了。“智者行仁”像也追求几分“丑”的表现手法,这更彰显了孔子的“瑰丽大观”。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里面人们都喜欢美的形象,艺术恰恰相反,应该寻求几分脱离生活常规的、略带缺陷化的形象。这种残缺的美往往就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曲阜大成殿供奉的那个“七漏”无遗,很“丑”的孔子像就是很典型的。
八大山人画的鸟、画的荷叶都很“丑“,但是越是丑的艺术造型形象越是有高的审美情趣。艺术要和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太贴近生活,那就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共鸣。艺术创作只有与生活拉开距离才能更真实的表现生活真实。如何拉开距离,这就需要艺术功底了。

第四,“智者行仁”像还有几分怪异。所谓“人有异相必有异能”,“奇人异相”,很多长相怪异、奇特之人,往往都是经纶奇才。而且放到艺术角度讲,要想让作品叩击心灵,必须要有突出的艺术特征,如果艺术没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表现力将是很单薄平庸的。所以综合这几个方面,“智者行仁”孔子像就得让它有几分丑,有几分奇异,质朴里面带着大家气象。看似漫不经心却又暗藏着许多求。手法尽可能的轻松、自然,不矫揉做作,不拘谨小气,不着痕迹,大方无隅,感觉把孔子的精神气质基本勾画出来的时候,戛然而止。从动态上讲,动作不大,头稍微一转,身体是很完整的一个结构,十分质朴的动作。恬淡自然的衣纹,不加任何定义地刻画和描绘,整体感觉传达出孔子的精神气度来了,点到为止。

德侔天地,道贯古今

□: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应该是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智者行仁”孔子像无疑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之一,您认为,这一作品将会对观众产生怎样的影响?
■:谈不到什么影响。但这个小像传达了一种雕塑的现代气息。寺院的泥塑、石窟的石雕,所用的笔法细腻精到,写意的手法并不是太多。而“智者行仁”像在写实人物的范畴里,又有着明显的的写意成分。可以认为这是对孔子像的雕塑创作是一个尝试。

孔子“智者行仁”像一个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人们因欣赏孔子像而联想到儒学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这对中国传统精神的流失是一种反思,能使公众更好地返璞归真。向儒学汲取精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大的方面来讲,有利于社会稳健、有方向地前进。

欣赏孔子,品读儒家,古为今用就是儒学文化的价值所在。一个民族不能没有信仰。现在中国人的道德约束少得可怜,所以此时我们的一剂良药就是儒学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触手可及,但是如果我们自己不开发利用,那就是贫人忘宝、说食不饱。

中国气派,意在言外

□: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为欧美文化,中国文化在历史上也曾经是主流文化,如今却成了弱势文化,但是伴随着中国的崛起、民众的文化觉醒,中国文化在国内外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强音,雕塑这一艺术形式也是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那么您认为,中国雕塑与中国文化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特质是什么?未来的中国,应该怎样向世界表达自己的文明?
■:西方文明有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讲科学、求理性。就雕塑而言,从古希腊开始就讲解剖,“有理有据“。直到十九世纪,一直是严谨的写实主义统治着西方国家。中华文明则不是这样的。中国艺术一直比较写意。雕塑是画塑结合,它既有形体、线条,又有色彩,重在表现神韵。话在画外,意在言外。

中国雕塑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向西方学习,所以走了一条写实主义路线。但是近些年,人们发现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想在世界上站住脚,必须得有自己的精神风貌。作为一名雕塑家,必须要有自己的中国文化范儿,才能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人物画,还是雕塑,它都是作者本人精神世界的自我展现。表面上,好像是他涂抹着一个客观世界,实际上是他在雕刻自己的主观世界,甚至于他而言,无所谓主观客观,就是那么一种恬淡随意、率性自在的感觉而已。这与西方文化有着天壤之别。

随着发展的深入,中国要想在世界上有更强的声音和正当的地位,中国必须要继承发扬自己的优秀的文化传统。绘画也好,雕塑也好,都要有中国的精神状态,有中国古代艺术所留下的风韵味道。没有传承就没有根基。看看艺术发展史就明白了。这一个世纪,艺术就像万花筒一样,花样百出,绚丽多彩,然而大多只是昙花一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向西方学习,在短短的三十年里,把西方一两个世纪的艺术流派演绎了一遍。标榜现代,却与艺术背道而驰。标榜向左,真谛向右。

一个艺术家必须要有自己的民族风格。我觉得日本当代艺术这一点做得比较好,他既保持了本民族的传统,又吸收了国外的现代精髓。但是一看作品就能辨识那是日本的作品。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启示。作为一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要有中国文化气派、中国文化的气韵。


李友生
1949年生人,山东工艺美院教授。曾先后担任山东工艺美院环境艺术系、美术系主任,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院务委员,荣获“山东省德艺双馨艺术家”及“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