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最新资讯

传承中华文明 小村庄建成世界最大的汉字艺术馆

2022-03-26 浏览690次

 

 

  山东寿光是闻名国内的一座小城,这里因“菜篮子”而享誉全国。沿着当地农圣东街西行,便到了屯田西村。

  屯田西村只有963户,3530人。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却建起了全球最大的以汉字演变为主题的艺术馆。  

  矗立在我们面前的仓颉汉字艺术馆端庄而伟岸,4500多平方米的面积集汉字发展史展示、研究创作、交流传播、互动体验、教育普及于一体,让参观者感受到先贤造字的无穷智慧和汉字的伟大。

  仓颉造字是流传最广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一。许慎《说文解字序》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而据新中国成立前《寿光县志》引用郦道元《水经注》记载,传说中的仓颉最有可能就是寿光人。至今寿光被称为“三圣”(“文圣”仓颉、“盐圣”夙沙氏和“农圣”贾思勰)故里,其中“文圣”仓颉排居“三圣”之首,传说造字之初的28个鸟迹书(蝌蚪文)就诞生于寿光。

  仓颉与寿光结下了不解之缘,富裕后的屯田西村在考量可持续发展之时,把目光投向了研学基地建设,萌发了用中华优秀文化教育下一代的思路。

  引领我们参观的村支书葛茂学对我们说,寿光有中小学校136座,学生16人,每年光到外地研学的师生近10万。“守着我们当地的文圣,为什么不能把我们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葛茂学说,经过一次次外出调研和论证,他们决定运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建设一座仓颉汉字艺术馆,进而发展成中国汉字研学基地。

  看准了就干,不拖泥带水!2020年10月,艺术馆破土动工,仅仅2年,这座雅致灰色渲染、仿佛一台巨大的活字印刷机展现在我们面前,黄花梨原木色的斜立木条和白色立面之间形成鲜明对比,虚实相间,空间质感与肌理完美合一。

  艺术馆以汉字起源与演变为主线,通过甲骨、陶罐、青铜器、竹简、木牍、帛书、拓片等器物上的文字,展示了汉字的美妙、博大和智慧。  

  在艺术馆的书卷区,一本本泛黄的书,卷起一个庞大的书卷阵容,隔中有透、虚中有实、静中有动,唤起人们渴望阅读的冲动。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汉字的成就,艺术馆将300余本自清代以来的字典单独列为一个单元,组成了一个独有的字典博物馆;为了增加孩子们对汉字的兴趣,他们利用声、光、影像、水幕等现代科技,把学习汉字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根据孩子好动的特点,设计了活字印刷、雕版印刷、古法造纸、纸艺作品等体验环节,增强大家的动脑动手能力。

  葛茂学告诉我们,他们精心设计了以一号铅字为载体、以中国地图为背景的3500个常用字展示;以实木雕刻为载体的8105个通用字展示;以线装书为载体的81722个全字符展示;制作了高3.8米、宽1.84米、展开宽幅3.68米、重达130余公斤的世界最大线装书......为此,他们走遍中国,寻访一些老艺人、老技工,虚心请教;征集到了111位中国当代著名诗人的诗歌作品,并将他们的手稿真迹全貌实景展示。

  “在这111位诗人中,获鲁迅文学奖的有10位,获华文青年诗人奖有近30位,参加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青春诗会的有70余位。”葛茂学自豪地向我们介绍。

  攀谈中,我们了解到,受疫情影响,艺术馆尚未正式开馆,不过,已经有不少学校的学生已经先期体验了艺术馆的迷人魅力。当地的寿光人说,仓颉汉字艺术馆给了国人认识老祖宗智慧的路径,让大家体验到中华文化的伟大,要把祖先的文化传承下去,更好地开辟我们的未来之路。

  徜徉在艺术馆的书香之中,我们不禁想起葛茂学的一句话,“文明是根脉,汉字是故乡。发现一个汉字的古义,与发现一颗行星有着同样的功劳。”是啊,在我们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大道上,寿光世代务农的农民走进了文化殿堂,他们的做法不仅令人刮目相看,更多的是引发出一种思考:富裕起来的农村不再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多的文化传承——因为这是民族之根。

 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解放 2022-03-12 13:12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