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本会新闻

市民传统文化大讲堂 素素讲说《中国的散文传统与流变》

2017-06-20 浏览85次

611日,由瓦房店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市孔子文化研究会、图书馆承办,我市社会组织统战工作联合会、老年病医院、泽正堂书院协办的2017年“市民传统文化讲堂”,第12讲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开讲,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散文学会理事,大连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大连市文联副主席,大连市作家协会主席,大连日报高级编辑素素为听众讲说《中国的散文传统与流变》。

 

散文造诣深厚的素素在开篇就指出,中国是散文大国,她对散文的起源到近现代散文发展情况进行一次简洁的梳理解读,帮助听众更好更快地了解散文的历史传统与流变。素素说,散文是历史最悠久的文体,甚至比《诗经》出现的更早,可追溯到殷商时期甲骨上的卜辞,那就是最早的散文雏形。散文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一种文学体裁。历史上的经史了集实际上就是传统的古典散文,它的营养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散文的历史流变经历了先秦诸子、唐宋八大家、明清有复古派、唐宋派、桐城派、公安派和桐城派等。素素对其中著名的经典和文学家进行了点评。她总结说,古代散文的三大重要特点为:文以载道、真情实感和语言精致。

 

在民国及当代散文的环境中,素素认为当推鲁迅和周作人,此兄弟二人是民国时期散文的又一高峰,他们分别确定了现代散文的两种文体——杂文和美文。当代散文重要的代表人物是秦牧,他在当代文坛独具地位。

 

最后,素素指出,当下,由于网络时代的原由,人们对于文字的使用太过简单和随意,文字功底的浅薄几乎让文章变成白开水。因此,想要写好文章的人,当以习主席提出的文章要有历史的高度、哲学的高度和人性的高度为标准,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水平和修养。

 

素素的讲座结构紧凑,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得到听众高度评价。

(图 泽正堂书院  文 记者 何冠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