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画印
辽南古诗词吟咏
2017-02-01 浏览91次
传统诗词的吟咏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问,它需要根据诗词字句的平仄、节奏、韵律等特点,结合作品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调式以人声的形式还原诗词所表现的情感,达到学习、欣赏、创作诗词的目的,古时的文人学子均精此道。
关于吟咏,自古以来,众说绘纭,论者都援引唐代孔颖达《诗经•关睢•序》的解释:“动声曰吟,长言曰咏,作诗必歌”。“动声”就是指高低、强弱、快慢、轻重变化的声调。“吟”,指吟哦。“长言”就是将字词的读音拉长。按照文字固有音节加进感情色彩小声地哼读。由于受各地方言影响较大,故吟咏调式有所不同,且吟咏时可自由发挥,故无谱可依,大都采用“先生施教,弟子施则”,这种口耳相授的方式来传授。
现今流传的辽南古诗词吟咏源自金州南金书院和瓦房店市复州城横山书院。
南金书院在建院的127年间培育了大批的文人名士,生员先后考中进士10人、文武举人44人、各类贡生100人、秀才119人。书院授课以讲学为主,考试以八股文为主,兼试策问、表章、判词或个人专长等科。
横山书院从1844年至1905年的60年间,在册中取科名的有271人。其中庠生220名,贡生58名,举人10名,进士2名,翰林1名,即清末大才子徐赓臣,字韵初,号东沙,今普兰店市(原新金县)大谭镇太平村人(普兰店北部地区,在新金县建立之前为复州、复县所辖),清道光二十九年考取拔贡,咸丰三年考取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同治六年擢升直隶州加知府衔,赏戴花翎。同治八年回原籍,任复州横山书院主讲。徐赓臣是大连地区第一个翰林,也是一个才高气傲的诗人,著有《斯宜堂诗抄》。清末复州多诗人,徐氏一门就有6位,且个个都有诗稿留存。
辽南古诗词吟咏也由此得以传承。
辽南古诗词吟咏的代表性传人有光绪甲午科(1894年)举人阎宝琛。他是一位有着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的爱国文人,早年曾参加过康有为等人发起的“公车上书”。在日本殖民统治大连期间,为实行奴化教育曾严令禁止开设书房传授中华文化。在此情况下,阎宝琛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与其弟阎贵琛专辟自宅门房开办了“金州国学义塾”。慑于阎宝琛的威望,殖民当局无法制止。“国学义塾”一直开办数年。为金州古城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国学人才。
在日本殖民主义统治大连的四十年间,为实行他们的奴化教育,疯狂的压制我们的传统文化,学生上课甚至都不让说中文。金州的有识之士奋起抗争,使得我们的国学精粹得以传承和保护。大连解放后,随着私塾的渐渐消失,辽南古诗词吟咏也渐渐地从人们面前消失了。现在我们仍能够有机会欣赏到它,应该归功于张本义先生。
辽南古诗词吟咏的第四代传人:大连图书馆终身名誉馆长、大连市儒学会会长、大连市吟诵学会会长、连海书院山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张本义先生,自幼跟随毕国树先生学习书法、诗文,同时学会了已经流传二百多年的辽南古诗词吟咏。使这一辽南“绝学”得以留传下来,让现代人得以一窥古音,欣赏到真正的诗词吟咏。
张本义吟唱
辽南古诗词吟咏有以下几个特点特点:
一. 平长仄短,平抑仄扬。因为,由于平声字声音开朗,所以在近体诗中,一般都用它做韵脚,也就更适于放声吟哦(可以拖得很长),以充分表达喜悦、豪放等情怀。仄声字,则因为不便放声吟哦(一般不做拖音处理),故适于表现沉郁、哀婉、悲切等情感。平声字的声调处理,一般较平缓,仄声字的声调处理,一般较高昂。诗句中平仄之声高低错落,长短参差,造成听觉上的冲击力,形成了音乐的声律之美。
二.吟念结合。古人们在吟诵诗词时,凡遇到感情特别需要强调,或者感觉旋律(当然是最简单的旋律)不顺当,需要调整时,往往做咏叹式的诵念。可以视情况念一个字、二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甚至更多的字,但有一个原则,所念的字必须是仄声字。由于念诵了这些能表达出强烈情感的仄声字,从而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
三.多用断腔。断腔,是指在吟唱过程中“字断”、“声断”。这种情况,也多在处理仄声时使用。由于仄声字短促,所以在处理用仄声字做韵脚或句逗的关键处时,嘎然断开(乐谱上表现为何止符号),作一或长或短的何止之后,再以该字的韵母做衬腔,与后面的声调相连接。这里,关键是要做到“声断气不断”,“累累如贯珠”。这与北曲唱腔的处理方法如出一辙。
四.强调“有字”。所谓“有字”,是指吟唱诗词时要做到吐字清楚,字正腔圆。“字正”,是指在行腔时,声必须服从字,不能为了行腔的需要,将字的声调随腔调节器念出(亦即“字将就声”),以至于所记的声谱根本不是如实的音节。而且往往由于字调的改变,而变成了另一个字,使人不知所云。“腔圆”,即必须利用反切(即拼音)的方法,念满每个字的字头(声母)和字尾(韵母)
五.曰借曲行腔。为了更好地抒发情性和达到美听,有时候套用当地民歌的曲调来吟唱,往往收到很好的效果。吟咏古时都为一人独吟。现今,为达到舞台效果,做到赏心悦目,让现代人更容易接受可采用一人独吟、两人合吟、众人合吟,配乐吟咏等形式。
通过吟咏来欣赏.创作.学习古诗词是中国文人的传统,然而自上个世纪初以来受到严重的漠视,导致其迅速衰落,如今大多数人已经不知道古诗词吟咏是何物。韵律美是古诗词美的主要方面,因此如不加吟咏根本无法体会诗词的美妙之处,所以辽南古诗词吟咏是辽南文化瑰宝中的又一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