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学术总结报告
2009-10-26 浏览96次
鞠 曦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学者
已丑年安阳,文化古都再放光彩。第二十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三届传统文化促科技创新国际论坛,于二○○九年十月十六日至二十日于安阳市中原宾馆隆重举行。本届大会由安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由安阳市社科联、安阳周易研究会承办,由传统文化促科技创新国际联合会联办,由新加坡易学会、印尼易经美化大自然基金会、马来西亚易经学会、泰国弘易学会、美国国际易经学会、韩国易经哲学研究所、国际易经学会台湾总会、中国台湾云林县明山园易经学会、台湾中华乾坤国宝易理学会、香港国际易经科学研究院、澳门全球华人联合会易经研究院、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等13个国内外学术组织协办。
本届大会得到了河南省和安阳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原河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河南省中原圣贤研究会会长张放涛先生,原河南省旅游局调研员方洪莲女士,中共安阳市委副书记、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会组委会名誉主任李卫民先生,安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会组委会名誉主任李发军先生,中共安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大会组委会主任郑俊峰先生,中共安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社科联主席王卫先生,原安阳市人大副主任、安阳周易研究会名誉会长杨学法先生,原安阳市人大副主任、安阳周易研究会名誉会长杨六生先生,原安阳市政协副主席、安阳周易研究会名誉会长杨文周先生,原安阳市政协副主席、安阳周易研究会名誉会长刘晓廷先生,以及安阳市委、市政府有关局委的领导出席了会议。十届全国政协常务副主席王忠禹先生向大会发来贺电,国际易学联合会丘亮辉秘书长等十数个国内外易学学术组织与著名学者向大会发来了贺信与贺电。
本届大会为于安阳召开的第二十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本届大会承前启后,市委、市政府通过对大会组委会的机构与成员调整,把大会承办单位调整为安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与安阳市周易研究会,从而使安阳的易学研究机构在组织关系上理顺与完善。虽然本届大会的筹备时间短,任务重,但由于组织得力,经过大会组委会的认真组织和安阳周易研究会的精心筹备,在与会学者共同努力下,第二十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取得了一定数量的学术成果。
本届大会与会学者二百三十余位,来自澳大利亚、美国、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等十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多数是各学术团体集体组团参加。本届大会以全体大会与分成易理组、术数组、风水组、中天易组等四个分组讨论的形式交叉举行,使与会学者比较有充分时间进行学术交流。本届大会共收到论文一百余篇,收入大会论文集八十九篇,其中易理类三十三篇,术数类五十四篇,其它二篇,编辑成论文集并正式出版,华人国际新闻出版集团易文化出版社社长吉祥先生资助了本届论文集的出版。下面,我代表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学术委员会对本届大会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进行总结。本总结主要根据为大会论文集(我因此提前两天到达安阳,以阅读论文集),以国内外易学学术水平为参照,对大会的学术成果进行。本总结如果存在某些问题、不当或错误,则由我个人负责。
各位学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易》被推为源头活水、群经之首。中国文化史表明,《易》经为提高中华民族理论思维能力与民族自立,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当代的理论思维及社会生活。对于当代中国,经济腾飞更需要软实力作为保障,软实力之提升,是中国现代化进路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显然,在软实力的基础性上,只能产生于文化积淀的历史过程。所以,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理应成为提高软实力之元典,通过挖掘其思想理性而为当代文化所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软实力”的本质性有深刻论述,他认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世界前列,就不能没有自己的理论思维,而思想能力之提高,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到现在还没有其它方法。所以,作为中华民族思想能力之提高,以站在世界前列,只有学习被推为群经之首的《易》经。武汉大学唐明邦教授认为,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应当加强自觉运用《易》经思想原理。这些原理包括,太极思维方法,天人统一理论,保合太和思想;《易》经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启迪中华民族探赜索隐、极深研几的哲学智慧,激励炎黄子孙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阐扬天下为公、万国咸宁的大同理想,培养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独立人格,以其豪迈气概与开拓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吴铁铸教授认为,关于《易》经的用途,虽然古今中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然究其本质,《易》之用有五:为万世开太平、为万民开物成物、为万事通情理、为万象通大化、为万物扬神道;所以,应当以《易》之普遍性真理去研究万事万物的特殊性,《易》实为贯穿万学之论。安阳周易研究会秦文学会长认为,《易》经已经从东方传统文化的大道之源、群经之首转而被西方自然科学界的有识之士所认识,说明各自按照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文化传统的东西方人,随着时代的进步,正在走向融和,《周易》文化对中国、对世界、对过去甚至将来,不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关系到《易》经的性质,安阳周易研究会陈凯东先生从八卦与卜筮产生的时代、八卦与卜筮的性质、《易》经的地位与作用、孔子与《易》的关系等四个方面证明《易》并非卜筮,而卜筮亦并非《易》经。《易》之本源是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及规律之写照,是人类对宇宙万物之认识;孔子的《易传》使《易》上升为哲学,使《易》经的本质得到了升华,使《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众所周知,影响现当代中国文化建构的重要方面是科学,科学成为现代性的重要标志。因此,从科学的角度研究《易》经所产生的“科学易”,是当代《易》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对《易》经的科学思想进行挖掘,期望能够以《易》经的思想推动人类科学之进步。学术史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无科学及其科学原理,始终是现代学术的重大问题,上世纪中叶以前,“中国无科学论”是学术界的主流思想。英国学者李约瑟先生以其毕生精力写成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其用西方的科学思想方法证明了中国古代不但有科学,而且走在了世界前面,“中国无科学论”才偃旗息鼓。但是,虽然李约瑟肯定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却对《易》经作了根本否定,显然,科学史界经常涉及到的“李约瑟问题”,显然不包括李约瑟对《易》经的否定问题。所以,对于易学界而言,应当以“李约瑟易学问题”为反思参照系,以推进“科学易”研究。在本届大会上,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徐道一研究员认为,《周易》与西方科学是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其从自然观、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发展观、哲学概念等五个方面对《周易》与西方科学之不同进行了论述,认为西方科学尽管高深,但存在着不少违反自然规律的东西,长期发展下去,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不利;西方科学正处于大转折时期,虽然《周易》与科学存在显著差异,但两者不是对立的、排斥的,按照《易》经对待统一、和实生物的理论观念,两者应当是互补关系,应互相取长补短。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杨力教授以“比较科学”为学术理路,在对中国科学与西方科学进行比较后,以《易》经象数原理提出了“象数科学”的概念,认为“象数科学”是在观象、全息、预感、预测等状态下的科学探索,其对象是动态的、整体的、活动的、随机的、非线性的,是主客一元一体的,因此,她认为象数科学赋予了中医的科学性,为中医科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赵定理研究员通过对简帛文献之比较,认为不但应当走出被汉宋后儒异化的理论误区,还应走出以西方哲学和科学为座标系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之误区,尤其要走出西方第一哲学带来的思想误区,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理解《易》及黄老哲学的思想,重新认识中国的科学系统,尤其是生命科学原理,内求法是现代科学尤其是生命科学应当遵偱的方法。地震出版社商宏宽编审认为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但失去道德的指导,则可能成为邪恶的工具;所以,社会之进步,科学之发展,都必须在道德的统帅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应当为广大民众造福,这就是《易》进德修业、德业双修之伦理原则。
各位学者:
科学创新是当代的重要话题,因此成为本届大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众所周知,由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建立与其统一场论的失败,一个世纪以来,理论物理学停止不前,科学前沿存在的难以突破的众多问题限定了科学的思想进路。如何突破限定,成为科学创新的重要问题。澳洲传统文化促科技创新研究院艾灵吾教授和澳洲传统文化促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吴凯地教授认为,必须坚持传统文化促科技创新,才能更好地创新科学、宏扬传统文化;世界科学许多重大理论学说的建立,都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甚至是自觉、不自觉地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而产生的;然而,其产地都不在中国,建立科学学说的工作者也都不是中国人,这是一个非常发人神思的问题;传统文化促科技创新,就是为了克服盲目自大、不切实际、不能深挖传统文化中的自然科学内涵、不能主动创新建立新学说的现状;传统文化促科技创新是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创新自然科学的源泉,从而宏扬传统文化。天津师范大学辛立洲教授和天津自然辩证法学会金丽先生对西方科学的实证性标准进行了批判反思,在概括了实证性规范的基础上,指出其主要贡献是客观上提出了科学对象即实在具有宇宙生态性,其问题是对实在的本质性认识上呈现出可操作性局限,所以,由科学方法、科学伦理、科学的存在伦依据、社会化过程中的异化等问题决定了必然产生当代科学革命;为此,其从哲学、实在观念、科学目标、科学伦理等方面进行了伦证,认为综括了天地自然之道、社会性命之道、生存认知之道即天地人生大道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为当代科学革命作出重要贡献。
各位学者:
关于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的思想原理及实践,是当今世界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性课题,由于西方科学原理的形而下性,其无法深入认识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尤其是经络学说,西方以解剖学对经络进行的实体性研究,根本无法证明其存在,无法认识其生命机理。本届大会提交的论文,推进了这一问题的研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赵定理研究员认为:由人体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组成的经络学说,表明了人体气血的周期规律,以此为规律的周期能量,通过共振效应,可以认知事物的真实规律,经络学说及三丹田与精气神,揭示了人的生命机理,养生即在于静定。辛立洲教授提交的“人生命元结构及其功能”一文,提出了生命的“三流偱环”命题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制作了“人体生命示意盘”,以揭示人的生命机理;该盘表明,地球木、火、土、金、水五行运转的存在论依据是星团之间的“五气交流”,从而形成了地球的干支流年时、四季时、月令季节时、日十二时辰时的周期性偱环,其与人体经络的对应性,决定了人的生命“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中国生命科学原理。以这个原理进行的性命双修,乃生命之正道,建康之坦途。长白山书院山长鞠曦从时空是哲学与科学的基本问题出发,认为中国生命科学是形上性科学,其科学性的基础是内时空,其科学实践性、操作性表现为对内时空的自我把握,中医学的经卫气血学说即是以内时空为存在;无论是内时空的经验性、科学性、操作性都是形而上;外时空是西方科学的逻辑基点,而内时空是中国生命科学的基础,哲学与科学的未来进路,只能是内时空与外时空之中和,《易》经之“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完美的实现了这一理论目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内时空是形而上之存在,把握内时空谓之道,所谓修道,即通过修炼内时空,使内时空中和通畅,不但能提高生命质量,而且能与外时空中和统一,通过操作内时空以提高与外时空之中和性,其必然延年益寿。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周易科学交流协会蔡天德先生以损益两卦的“与时谐行”为基础,以十二时辰配合十二经络养生之道论证了取其中道、顺天法则的养生方法,使身心安泰、提升人体自保功能与自身免疫力,从而幸福安康。中山大学兼职教授苏华仁先生根据《阴符经》与《道德经》,综合道家内丹学的思想原理,提出并阐述了永保童心、早睡早起、常年食素、炼好内丹、积德行功的养生二十字要诀;其理论表明,二十字要诀简明扼要,对生命修炼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潘德孚先生从中医学的原理对生命给出了新的定义,认为生命的本质是活动于其中的自组织能力,任何生命,都依靠它的自组织能力维护存在;生命的自组织能力是人所以存活之根本,无论是检查仪器或检查方法,无论是治疗手段或用药,都必须首先考虑维护生命的自组织能力。可见,以上述推论反思传统养生学,应当认为,之所以能够养生,就在于其增强了生命的自组织能力。宋承峰、闫作玲认为,传统医学以太极、河图、络书、八卦为理论基础,以补气养血、调整阴阳为主,使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与自然界的五运六气相应,通过生克制化而长寿。
众所周知,与传统生命科学相应的是“医易相通”,《易》经为中医学的发展及运用,提供了本体论与认识论依据,因此,医必通《易》,是医家之普遍认识。然而,这一思想却为现代体制的中医教育所排斥,极应正本清源。应当在中医教育中推行“医易相通”的思想原理,使中医学在《易》经哲学思想的指导下,能够于现代得到正确发展与运用,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对此,本届大会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关于《易》与中医学的关系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作用,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周易科学交流协会蔡仁志先生认为,《易》经是融合哲学、文学、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为一体的巨著,数千年来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医学在形成过程中,吸引了易经中的许多精华,创造性的发展出中医学说,如经络学说、阴阳学说、藏象学说、气化学说等,可谓医易同源,医者易也。
各位学者:
《易》道精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正因于此,解《易》之作可谓汗牛充栋,自古以来形成了多种解释,从而产生了《系辞传》所谓之“惭枝游屈”之《易》学根本问题,此即《四库提要》所谓“两派六宗、相互攻驳”之根本原因。应当认为,现代《易》学研究不应当也不可能绕过《易》学根本问题,所有研究都应自觉地对《易》学史中的“惭枝游屈”问题进行正本清源,自觉解决这些问题;当代易学家对《易》经的解释不应再产生“惭枝游屈”问题,显然,这是工作量极大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由中国中天易学研究会张永红、陈玺名先生阐述的“中天易”学,即是为解决相关《易》学问题而提出的新易学思想。本届大会组委会非常重视这一新《易》学思想,为了深入研讨“中天易”学,特设一个分组会场,专题进行了讨论。“中天易”的理论基础源于《说卦传》“帝出乎震”章,而此章本意,千古以降,岐出费解,既使宋代大儒朱熹亦不明其理,其曰:“此章所推卦位之说,多未详者”,可见此章本意之深奥。“中天易”对“帝出乎震”章进行了全新解释,认为其为文王所作而隐中天之名,以立为人道;认为“帝出乎震”章是对人的生命运动之推定,只要把握其卦理并主动运用于人生,即可以规范人的生命过程。应当认为,“中天易”之提出,是积极的,为深入理解《易》理,为解决《易》学问题、推动《易》学之运用,作出了贡献。应当明确的是,任何一种新思想的提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即使孔子,还需假我数年、韦编三绝,所以,“中天易”亦存在某些问题。“中天易”之基本学理与文献依据,其与《易》经文献及学理的一以贯之,仍需进行深入探索,进行更为基本而踏实的工作。例如:在“中天易”与传统先后天《易》理之统一性问题上,需要面对前人对“先天图”之辩伪,如清代胡谓的《易图明辩》,其对先天图、河图洛书之辩伪,《四库提要》称其“皆引据旧文,互相参证,以钳依托者之口”;再如,《帛本周易》为什么没有“帝出乎震”章?再如:如果以“帝出乎震”章作为推定人的生命历程之座标,那么,其与《说卦传》“乾坤三索”章的思想原理应如何一以贯之?这就是说,既然“中天易”把“相见乎离”推定为“一至十八岁之历程”,又何以解释《艮》为少男、《兑》为少女?可见,对文献的非统一性解释使“中天易”仍陷于“惭枝游屈”之《易》学根本问题,所以,希望“中天易”作者们在今后的易学研究中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为推动易学研究,作出贡献。
各位学者:
随着近年以来的经济发展,社会对居住环境之改善,提出了更高要求,风水学因此而兴盛。值得注意的是,风水学虽然兴盛,然而其学理依据却不得不归宗于《易》经,从而使风水学的理论探索成为《易》学类会议的重要内容,或者风水类的探索挂以《易》学的名目进行。显然,这是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应当认为,风水理论是一个理论复杂又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对于人的生存环境之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理应进行深入研究。本届大会发表了为数不少的风水学方面的论文。有些文章对风水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滑县刘中论证了风水学的本体论依据,认为乾以君之、坤以藏之下的生命运动,其存在论依据即古代风水学所追寻的天地定位而人合其中即天人合中,因此,现代社会能否更好地运用风水学,关键之处是正确运用天人合中的哲学思想。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中心李春教授认为,风水学的基本要素是研究由人的生存环境所决定的自然关系,对这个关系的主体性选择并进行人为干预,构成了风水调整的方法论手段,对其进行的现代理论概括,应当是哲学与科学性的统一,在环境对人造成的微观影响上,应当引入微观物理学的某些原理进行研究。
本届大会还对易学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研讨了《易》学与《老》学的相关性。常秉义先生根据《易》学发展的内在联系,阐述了邵雍的《皇极经世》,认为其对时空的建构与运用,具有独特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赵定理先生以正本清源为视域,论述了汉代经学存在的问题,汉代易老之学已被汉儒异化,应当以出土文献为参照重新定本,显然,这是重写中国学术思想史的基础性工作。
《周易》代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先进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通过申遗受到应有保护。目前,《周易》的申遗工作还在进行,对其所具有的文化与哲学意义还有待取得共识。安阳周易研究会刘书民先生认为,由于《周易》在过去与未来社会及科学发展具有的重要价值,应当把《易》作为中华精神家园而全力守护,使其保持崇高的文化地位。大力普及周易基础知识,不做损害周易形象之事,在《周易》申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的基础上,举全国之力,共同努力,不懈奋斗,奔走呼号,尽早使周易申报成为中国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慰藉我们的祖先,以造福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本届大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然而,我们不应回避所存在的问题。问题表明,有的论文不注意学术规范,不注重论据、论点与论证在论文中的逻辑范式,甚至自相矛盾。有的论文明显表现为急功近利,所掌握的易学文献不足,甚至方法论错误,却急于得出结论。更重要的问题是,某些论文显然失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价值取向,从而立论浮浅,缺少学术后劲。学术思想史表明,从事学术尤其是《易》学研究,需要厚积薄发,按照《易》理,学术研究是为了进德修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乃《易》学事业之根本保证。
各位学者:
安阳是易学的首都,这是因于周文王身居安阳羑里所作之《易》经。为了缅怀周文王对易学的伟大贡献,由安阳市政协主持,本届大会在羑里城举行了周文王祭祀仪式,与会学者回顾了周文王的易学之道,参观考查了易学圣地——羑里城。作为本届大会的又一特色,是大会组委会推出的一台《周易颂歌》专题文艺晚会。安阳是周易的发祥地,身居易都的文艺工作者梦寐以求地把周易搬上舞台。这次为与会学者演出的《周易颂歌》专场晚会,是安阳市易学界与文艺界联手工作之结晶。此举应归功于其倡导者安阳周易研究会秦文学会长。从2007年开始,秦文学会长委托安阳市老干部大学艺术团团长申天安先生进行创作,协调安阳市的作曲家和有关艺术团体,在克服了许多困难之后,终于推出了这台《周易颂歌》。与会学者愉快地欣赏了这台寓易于乐的文艺演出,更加体会《易》与《乐》的关系,深深感受到安阳不愧为《易》学之都,其《易》学文化底蕴,已经深深地植根于安阳,安阳的文化气象,厚德载物而生生不息。在此,我代表全体与会学者向《易》都安阳表示祝贺,向《周易颂歌》的编、导、演及工作人员表示真诚的感谢。易经发祥于安阳,由于易道广大、无所不包,从而决定了周易绝不仅仅属于安阳,其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因此,与会学者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全世界更多的国家、更多的人进一步认识《周易》,让《周易》为更多的人打开智慧之门,铺就成功之路。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学者:
于易都安阳举行的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由1989年始,至今已举办了二十届。回顾二十年来的安阳周易学术会议,毫无疑问,安阳大力推动了国内外易学研究,取得了丰厚的学术成果,此乃国内外学者与安阳周易研究会的辛勤工作之结果。需要申明的是,安阳所具有的厚重的文化底蕴与安阳市委、市政府之高瞻远瞩所给予的支持,却是安阳周易会议能够取得辉煌业绩之关键所在。所以,在第二十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闭幕之际,我代表学术委员会与全体与会代表,向安阳市委、市政府表示衷心感谢。希望本届大会闭幕之后,安阳周易研究会及有关单位对二十年来取得的学术成果进行认真总结,根据现当代易学界的学术水平,评选出优秀成果,为推动国内外之易学研究,作出更大贡献。衷心期望安阳能以不断提高的《易》学水平和更加丰厚的易学学术成果,永远保持易都的学术地位与学术品格。
第二十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三届传统文化促科技创新国际论坛,完成了各项议程,以其学术成果表明这是一届成功的大会。在此,我代表全体与会学者向支持《易》学研究的安阳各界人士致以敬意;向支持论文集出版的华人国际新闻出版集团易文化出版社社长吉祥先生表示感谢;向承办本次大会的安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与安阳周易研究会的细致而辛勤的会务工作及中原宾馆的周延服务致以谢意。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安阳为基地,推进国内外《易》学研究,开展更为广泛的学术交流,以苍生为己任,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为《易》学之发扬光大,为天下之化成,作出贡献。
《易》学之道,厚德载物而生生不息,让我们明年于安阳再相会。
第二十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
暨第三届传统文化促科技创新国际论坛学术委员会
二○○九年十月十八日于中国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