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国学摘要

儒家的“道德观”

2009-10-02 浏览87次

儒家的“道德观”
道德作为人类品质、品行的一个词汇,最早由唐朝韩愈在《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中提出;“道德之归也有日矣。”他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等概念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他以后的人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使“道德”概念发生作用。至此就使“道德”成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成为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因此,凡是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具有良好品行的人,就被称为有“道德”的人,其行为就被称为有“道德”。直到今天,这个词就成为了“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之意。

其实“道”字和“德”字很早就见于《周易》、《道德经》、《诗经》、《论语》等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在这些著作中,道、德二字都是分开使用的,而且意义与韩愈所说的完全不同。如《易·履》:“道坦坦。”《周礼·地官·遂人》:“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尔雅》:“一达谓之道。”《道德经·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大学·一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中庸·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孟子·梁惠王上》:“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说文》:“道,所行道也。”《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等,都是把“道”字作为道路来使用的。

在《道德经》中,“道”字就是指道路,“德”字就是指规律,再也没有其它意义了。德:《易·讼·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易·恒·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诗·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诗·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小雅·谷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诗·大雅·思齐》:“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诗·大雅·下武》:王配于京,世德作求。”《诗·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易·坤·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老子·十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

返回